数列递推与求和
定义1 对于任意正整数n,有递推关系

确定的数列
称为递推数列,或称为递归数列.
定义2 若数列
从第k项以后任一项都是其前k项的线性组合,即

其中n是正整数,
,则称
为k阶线性递推数列.
当
时,则有

此时
为
阶齐次线性递推数列.
1 常系数一阶递推数列
常系数一阶递推数列的一般形式为

处理这种情况的一般方法是将其转化为等比数列.
若
,则该数列变为等差数列,其通项公式为

若
,这里介绍不动点法.
注:对于函数
,若存在
,使得
,则称
为
的不动点.
设
,则
的不动点为
,则有

故

其中
为初始值已知,
.
2 变系数一阶递推数列
变系数一阶递推数列的一般形式为

处理这个问题一般性的解法是构造辅助函数. 引入待定函数
,使得

对比系数可得

即

为了求出
,不妨令
,有上面的方程组可得

再由累乘法可得

这个问题的结果过于繁琐,没有必要记住这个结论,关键在于掌握构造函数这一方法. 同时应该熟练掌握下面几个特例.
2.1 等比型数列
当
时,该数列常称为等比型数列. 此时只需要运用累乘法即可.

2.2 等差型数列
当
时,该数列常称为等差型数列. 此时只需要运用累加法即可.

注:还有一些其他的递推方程,可以经过代数变形转化为等差型数列、等比型数列或者一般的变系数一阶递推数列.
3 常系数k阶线性递推数列
最常见的线性递推数列是二阶线性递推数列,它的递推式为

若
,则

则
是等比数列,先求
,然后利用累加法求出
.
若
,则存在
满足

则
为等比数列,再由已知方法求出
.
注意到
,
是方程
的两个根,将方程

称为递推式
的特征方程,由此得到二阶齐次线性递推数列的一般方法:
step1. 解出特征方程的两根
;
step2. 若
,则
;若
,则
,其中
为待定常数,可由初始值
解出.
由此可以推广到k阶线性递推的情况:
step1. 写出特征方程
并解出不同的根
,其对应的重根数为
;
step2. 则通项为
,其中
为待定常数,由初始值确定.
注:对于非齐次的递推数列,我们可以通过配凑系数将之转化为齐次递推数列.
4 变系数二阶线性递推数列
仿照上述2和3的方法,解决变系数二阶线性递推数列的基本想法是通过构造函数,将其转化为一阶递推数列进行求解.
对于一个一般的变系数二阶线性递推数列

设法将
写成

的形式,则有
![a_{n+2}=[f(n+1)+g(n)]a_{n+1}-f(n)g(n)a_n.](/uploads/image/zttsimages/lazyload.png)
即
![a_{n+2}-f(n+1)a_{n+1}=g(n)[a_{n+1}-f(n)a_n].](/uploads/image/zttsimages/lazyload.png)
此时可以看到
为等比型数列,利用前面的方法即可得到通项
![a_n=\prod_{i=1}^{n-1}f(i)\left[\sum_{m=1}^{n-1}\prod\limits_{k=1}^m\dfrac{g(k-1)}{f(k)}+a_1\right].](/uploads/image/zttsimages/lazyload.png)
这个形式非常复杂,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思想方法,而不是死记硬背.
5 非线性递推数列
下面列举了一些最常见的非线性递推数列.
5. 1 乘积幂指型
这种类型可以尝试取对数,将递推式转化为和或差的形式,划归为上述的递推情况.
5. 2 含根号型
基本思想是去根号,可以尝试平方或换元,遇到具体问题可以多尝试.
5.3 分式型递推
分式型递推的一般形式为
,其中
为常数,
.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性方法为不动点法.
由方程

可解得特征根
.
(1)若
,
· 当
时,
;
· 当
时,
为等差数列.
(2)若
,则
为等比数列.
(3)若
不是实数,则该数列为周期数列.
6 数列求和
1. 
.
2. 
3. 
4. 
5. 
6. 
除此之外,对于陌生的求和式,可以考虑裂项方法.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特别声明:
本站属于公益性网站,纯粹个人原因(陪孩子学习便于查询和教授),网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,仅供学生和老师参考、交流使用,请勿用作其他商业收费用途。
如果网站内容能给你带来提升,那便是我经营此网站的初衷。网站相关内容如有问题,请及时提出,我在此谢谢!
本站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针对本站原创内容,本站也欢迎转载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